2024賴清德 國家希望工程 為了所有台灣人民的未來,我們將以「國家希望工程」國政藍圖,追求民主和平的台灣、創新繁榮的台灣,以及公義永續的台灣。我們將秉持民進黨清廉、勤政、愛鄉土的創黨精神,以及愛、和平與非暴力的核心價值,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體制,擴大對國家未來的投資,建立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社會,支持每一位國家的主人;我們將實踐人人生而平等的公義理念,讓每個人不分性別、身分、貧富與信仰,都能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;我們將堅持以和平理念處理兩岸事務,並以和平為燈塔、以民主為指南針,帶領台灣人民勇敢向前行。 1.民主和平,維持現狀:以「中華民國台灣」團結台灣社會,以「四個堅持」維持現狀: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、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、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,以及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。 2.四大支柱,追求和平:提升嚇阻防衛能力、強化經濟韌性及確保供應鏈安全、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,以及維持務實、一致的兩岸政策,以具體且負責任的行動向全世界展現台灣致力維持現狀、追求台海和平的決心。 3.人民作主,開放政府:組成公開透明的政府,讓全民都能參與並監督政府施政,積極贏得人民對政府的信任;落實民主大聯盟的精神,跨黨派、跨世代、跨領域為國舉才,用人不分黨派,持續推動國家的進步與繁榮。 4.均衡台灣,在地希望:深化地方自治,建立區域治理平台,均衡區域發展;建構以人為本、智慧安全的交通系統;推動地方創生,創造多元就業,吸引人才回流;完善農民福利體系,確保糧食安全,提高農民收入,促進農村再生;推動觀光立國,將台灣打造成國際旅遊品牌。 5.0-22,投資未來世代:推動「0-6歲國家一起養2.0」,擴大公共化及準公共化托育量能,增加補助減輕家長負擔,實施彈性的育嬰假,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,挹注資源提升特教品質,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生3.5萬/年學雜費,公立大專院校弱勢助學最高達2萬/年,投資高教品質、教研及國際化,設立百億海外圓夢基金,擴大投資技職教育。 6.健康台灣,樂齡社會:推動「長照3.0」,擴大長照服務涵蓋率,增加重度失能者的住宿式服務機構量能,提升相關補助至每月最高1.5萬元,改善巴氏量表,建立多元標準,對家庭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,並鼓勵企業提供彈性工作安排;通過「健康憲章」,提升醫事及護理人員的待遇及勞動環境,支持三班護病比入法,設立「百億癌症新藥基金」,優化兒少醫療,擴大「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」,擴大全責照護制度,確保健保永續經營;成立「體育暨運動發展部」,預算提升至200億元,推展全民運動,完善競技選手及專業人才培育發展。 7.創新經濟,智慧國家:以投資人才、產業創新、科技創新、金融創新及創新創業,帶動經濟的創新驅動成長;鞏固高科技優勢,發展半導體、人工智慧、軍工、安控及通訊「五大信賴產業」,持續推動加入CPTPP、IPEF等區域經濟合作機制;促進AI產業化、產業AI化;以社會需求帶動數位轉型,強化提供數位公共福祉,推動台灣成為數位民主的新典範;鼓勵金融創新,兼顧金融監理與發展;協助中小微、服務業及傳統產業發展,實現包容成長,並化氣候挑戰為契機,追求綠色成長。 8.文化永續,世界台灣:提高文化預算,推動「再造歷史現場2.0」並強化文資保存;推動「重建台灣藝術史2.0」,發展藝術產業,續推16-22歲青年文化幣;成立「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」,提出博物館政策白皮書,推動在地藝文創生,強化藝文工作者權益保障;壯大文化傳播及「台流經濟」,行銷國際,未來十年帶動至少千億投資。 9.淨零轉型,永續台灣:發展多元綠能,推動深度節能、科技儲能及智慧電網,確保供電穩定與電力去碳化;透過科技研發、金融支持與碳定價,推動產業的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,促進綠色製造與循環經濟;建立專業團隊提供廠商諮詢服務,並定期公布因應指引;確保不同個人、社群及地區的公正轉型。 10.公義社會,溫暖台灣:推動「囤房稅2.0」,至2032年累計達成興辦25萬戶社會住宅、25萬戶包租代管、50萬戶租金補貼,以協助百萬租屋家戶,並增加青年安心成家貸款額度與利息補貼;強化弱勢兒少的就學、交通、營養及健康等協助;提升高齡者生活安全及弱勢保障,發展高齡產業;促進無障礙的環境與服務,擴大補助老舊公寓增設電梯或升降機;4年完成建置100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;擴大社會安全網,調整中低收入認定標準,協助近貧家庭;堅定打擊黑金、槍、毒與詐騙。 11.尊嚴勞動,友善職場:持續調高基本工資,完成《最低工資法》立法,積極協助失業勞工再就業,強化非典型勞動權益保障;支持「雙就業、雙照顧」,建立性別友善及育兒友善的職場環境,縮減女性與男性勞工薪資差距,協助媒合中高齡及高齡者勞動參與,保障新住民就業零歧視;持續挹注勞保年金,支持勞保財務穩定。 12.尊重多元,社會平權:強化女性決策參與,促進女性身心健康與經濟安全;深化多元全齡的性平教育,落實性平措施;推動多元性別社會平權,增進同志家庭權益保障;提出「族群主流化政策綱領」,促進族群生活圈社會經濟發展,推動多元族群的文化產業發展,構築尊重多元族群的教育環境及公共空間,迎向多元共榮的民主共同體。